我們無時無刻都身處於「空間」之中,空間中的物質與色彩,會觸發我們五感的聯想與記憶,軟裝師並非只能專職於居家室內的空間規劃,在商業陳列與店舖風格設計上,也能有所發揮,也越來越是不可或缺的一員。在設計品牌店面時,空間陳列方式需要考量販售商品之類型,以及品牌核心精神...等,藉由材質運用與色彩規劃的輕裝修作法,也能為空間提味,讓空間成為品牌理念的闡述者。今天跟著DO UP一起來看看,位於義大利米蘭的這間麵包店 — Signor Lievito,如何藉由空間陳列與設計,使店面成為街訪鄰居相聚一地的據點!
|品牌起源與初衷
這間矗立於米蘭街角的麵包店 — Signor Lievito,由原職為模特兒的Natalia Nikitina創立,開始接觸揉製麵包的契機,是基於疫情期間長期不得外出,Natalia Nikitina開始學習烘焙,從周遭家人、朋友開始分享,漸漸擴大至整個社區,這些忠實粉絲們於是鼓勵Natalia Nikitina將此技能專業化,從此改變了Natalia Nikitina的生活。
「現在我每天日出前便起床,開始揉製麵糰並且開烤箱預熱,開啟一整天的烘製過程。」
在熟悉了製程,並且找到了自己也能認同的味蕾口感後,Natalia Nikitina鼓起勇氣買下了一家店,並邀請有長年合作關係的建築師Hannes peer為其操刀設計空間。品牌名稱Signor Lievito,源自一種烘焙的核心原料,對於一種超過120年歷史的酵母的致敬。如今店內常態販售的麵包,包含長棍麵包,佛卡夏麵包以及Apulian麵包,都是一上架就會被搶售一空的熱銷品項。
|沈浸式感官體驗的空間設計
此麵包店的內部面積約為65平方米,還有一個30平方米的地下室,在構思內部設計時,Natalia Nikitina希望能樹立新時代麵包店的形象,除了販售麵包以外,也能為消費者帶來沈浸式的感官體驗,透過色彩、造型與材料觸感,讓人與麵包的記憶產生連結。據此理念,設計師為店面量身定做了所有細節,包含動線層架、家具物件與裝飾藝術...等,形塑出有如畫廊一般的氛圍。店面中設有軟墊沙發,壁面鋪設赤陶磚烘托暖意,窗框、桌椅與層架皆以色調清雅的樺木製成,而燈飾則為古董市集的挖寶物件...,這些裝飾語彙讓陳列在層架上的麵包,看起來也有如小雕塑一般賞心悅目,誘人購買。牆壁上掛有四幅引人注目的繪畫,是由Hannes Peer親手繪製,為品牌所獨有,展示了日落時人們在海灘上放鬆的樣子,妝點了空間中留白的牆面,俐落簡約的線條則表現了對於現代主義的致敬。
|重新定義「交流聚會」的場所
在設計此空間時,靈感來自Natalia Nikitina的家,其家中有一個大磚壁爐,Natalia Nikitina希望能將此材質沿用至店面中,而赤陶本身便具有烘烤的意象,故而大面積使用於空間中,默默散發著溫暖的光芒。此外,使內外空間建立起一種和諧的意象,有助於邀請路過的人們,產生入內一坐的慾望,而進入室內便能感覺遠離日常生活的煩憂。此麵包店跳脫常規,也寓意改變人們快步調的生活型態,將麵包店與咖啡店的概念相互結合,讓麵包店也能成為街坊鄰居們相聚一刻的場所,重新定義社交互動的場域。
( All photo via Hannes Peer )
藝術與風格家具設計經常是不分家的,如今的家配師更加注重在思考空間規劃時,挑選具有藝術美感的家具配飾來妝點空間,其中居家佈置與商業擺設都會因應不同的風格設計,而有相異的家具挑選取向。空間佈置師需要多涉獵多元風格的家具設計以及藝術家作品,才能持續為空間注入新的活水,提升家配美學以及商業陳列美學。今天想為大家介紹一位來自日本的陶藝家 —Yuko Nishikawa,她以紙纖維與陶土媒材做結合,推出一系列的吊燈作品,靈動的造型與錯落的分佈, 推疊出有如夢幻森林的景象,趕緊跟著DO UP一起看下去吧!
Yuko Nishikawa出生並成長於日本東京以南的一個海濱小鎮,爾後至紐約研讀室內設計,於2002年畢業於紐約時裝技術學院,當時針對法院、醫院與聯邦大樓的空間設計進行研究調查,並協助紐約的工作室品牌如: Clodagh、Bilhuber Inc. 和Alexandra Champalimaud等,進行空間規劃與室內風格設計。
擁有室內設計背景的Yuko Nishikawa,曾為輕奢風格的家居品牌-Donghia進行家具與燈飾設計長達九年的時間,過程中學習了各種工藝技法,包含玻璃、木工、金屬以及漆器或者皮革,與此同時也默默的發展著屬於自己的陶藝工作室。
目前Yuko Nishikawa與朋友們一同於紐約布魯克林威廉斯堡工業區的工作室進行創作,她將此空 間命名為森林,寄託萬物生長、滋養生命的寓意。同時也是激發好奇心與勇於創造實驗的場域,基於其室內設計背景,Yuko Nishikawa的陶瓷作品將雕塑與家飾配件做結合,可以視為一項藝術作品,亦具有功能性。風格上以色彩豐富、質感活潑立有一席之地,旨在創建一個屬於夢裡的情境,與人愉悅輕盈的感受,讓人得以悠遊徜徉於其中。
|You See a Sheep 照明系列
You See a Sheep為一組照明系列,燈罩外殼以紙纖維融進陶瓷漿中,藉此塑造出具有紙質感的陶瓷外殼,並以手捏陶技法中的泥條技法,以盤繞的方式形塑多變靈活的造型,等待陶瓷稍微乾燥後,在進行切洞的步驟,讓光芒能經由孔洞溫和的散發出來。Yuko Nishikawa 表示,此系列是受到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的《小王子》以及古川秀夫的《Model T Frankenstein》所啟發,想 表達我們所想像的一切,都存在於我們的感知中,換句話說:想像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
(All photo via Yuko Nishikawa)
還記得那個頭大大、歪眼斜笑,看起來叛逆卻又忍不住受她吸引的小女孩嗎?今年春天有個好消 息,奈良美智畫筆下的小女孩,終於要展開在台十年巡展的第一站了!奈良美智的作品,經常在宅妝師思考軟裝設計時,被選納作為增添空間陳列故事性的藝術品。風格獨特,主角鮮明的畫作,不僅適合用在居家家飾佈置,也經常見於商業陳列,比如選物店或者咖啡廳,DO UP本身也是奈良美智的粉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展覽的介紹吧!
去年奈良美智在台的特展獲得廣大迴響,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希望奈良美智為台灣所創作的《朦朧潮 濕的一天》,能在台灣多留些時日。今天四月,由《朦朧潮濕的一天》單幅畫作在台展開十年巡展 的計畫終於敲定,並且將於4/1於高雄內惟藝術中心盛大開跑!展期長達五個月,喜歡奈良美智的 粉絲們怎麼能錯過呢!
關於《朦朧潮濕的一天》,奈良美智曾分享在準備台灣特展時,自己鍾愛的作品鮮少能夠出現在台灣的展覽中,比如《Midnight Truth》,因此決定重新創作一幅能與《Midnight Truth》並駕齊驅的畫作,專為台灣的特展而準備,因此才誕生了《朦朧潮濕的一天》。
在創作過程中,奈良美智的心境從焦慮轉為平和,曾表示在此種心境之下創作的作品,自己也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作品,而朦朧潮濕的意境,投射台灣多雨的天氣,是奈良美智對於台灣的土地印 象,畫中的小女孩也不再是帶著狡黠的目光,轉而昇華為寧靜安和的氣息,嘴角也藏著淺淺的一抹 微笑,色調上維持一貫的做法,以多種色調反覆疊加,在不同的角落都有值得細細咀嚼的層次感,也因為其濃厚的色彩,予人有如溫暖光輝的感受。
展覽資訊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Traveling with Hazy Humid Day》
展覽時間:2023年4月1 日至8月31日
展覽地點:高雄內惟藝術中心(高雄市鼓山區馬卡道路329號)
主辦單位:中華文化總會、高雄市政府、Yoshitomo Nara Foundation(Japan General Incorporated Foundation)
(photo via 奈良美智特展 , nytimes , Yoshitomo Nara)
(photo via Flexa)
一轉眼,又到了2022年底了,在跨入2023年的前夕,家配師免不了都得關注一下關於明年的趨勢色調,每一年諸如PANTONE , DULUX...等品牌,都會釋出品牌預測的趨勢色,提供思考宅妝設計時的參考。色彩對於空間風格佈置而言,擔任了建立第一印象以及經營氛圍的重責大任,除了居家佈置以外,商業陳列設計也經常會藉由色調的轉換來回應當季主題性!色彩的組合若得宜,整體空間的風格整合也就成功了一半,今天DO UP就先帶大家來看看DULUX得利所釋出的2023趨勢色調,想為住家換個新氣象的人,趕緊看過來喔!
(photo via Flexa,DULUX)
有鑒於這兩三年來,全球長期處於疫情的緊張氛圍下,身處於後疫情時代的人們,想必是對於自然、自由更加嚮往,因此得利今年將目光聚焦於自然中的色調,鼓勵人們將這些色彩引入室內,使空間重獲生機與生命力。以「野麥黃」作為2023年度的主色調,並以此色彩為基礎延伸出四種不同 的色彩組合:青森色盤、花舞色盤、大地色盤、濱海色盤,得利將這些色盤定位為:「隨心而野」,期許能回應人們回歸自然的渴望,讓所處的空間也能賦予人舒壓之感。
|青森色盤
(photo via Flexa)
「青森色盤」以森林的色調為靈感,以多種不同層次的綠色調來堆疊鬱鬱蔥蔥的自然調性,綠色也能帶給人和平寧靜的感受,而主色調野麥黃與綠色地的混搭,得以賦予空間沈靜愜意之感,其中不失活潑感,帶給人樂觀與慰藉。
|花舞色盤
(photo via Flexa)
「花舞色盤」提醒了我們繁茂而多元的生態系中,有著豐富的花卉植物,以暖色為主調,令人彷彿 置身於百花齊放的花田中,喜歡讓空間多點活力感的你們,可以經由於「花舞色盤」中提取幾種顏 色使用於空間中,能賦予空間歡愉的氣息。而「花舞色盤」中的許多色彩,也十分適合以局部跳色 來妝點空間,營造視覺的焦點!
|大地色盤
「大地色盤」由大地色系、中性色調組合而成,色彩中都帶有一種高級灰,呈現出大自然質樸的材 質色調,靈感來自稻草、小麥、原木的天然原生色彩,帶有些許野性氣息,流淌於空間中。儘管色 彩濃郁,卻是中性的暖調,一同使用於空間中不至於導致視覺上的紛亂,反而會有種置身於曠野之感
|濱海色盤
(photo via Flexa)
「濱海色盤」關注了海洋潮汐的韻律節奏,以藍色調為輔,襯托野麥黃的輕盈感,深淺不一的藍與灰形成平衡的節奏,在空間中自然的流動著,帶給人心曠神怡的清新感受。在空間中使用色彩時, 別忘了利用小物的搭配來完成色彩搭配,於立面中挑選2-3種顏色組合即可,其餘的色彩可以藉由碗盤、織品...等物品來安插於空間中喔!
藝術品作為室內擺設的一環,能為空間陳列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與家配美學息息相關。不同媒材的藝術品,在空間中扮演的角色都不盡相同,粗略劃分會區分為平面與雕塑,而雕塑又可細分出硬 質雕塑與軟雕塑,平面類型的藝術品亦不局限於繪畫媒材。空間規劃師無論是在思考居家佈置或者商業陳列時,總會根據空間類型與想要營造的氛圍來選擇藝術品擺飾,其中若在選擇時,能對藝術 品的內涵有深入的了解,也能讓藝術擺設跳脫單純的裝飾性,反之於空間中寄託了故事性。今天DO UP想為大家介紹一位來自蒙大拿州的韓裔藝術家— MIMI JUNG,看她如何運用絲絲細線講述人生 故事與生活中對於不同議題的探索。
Mimi Jung,出生於韓國,在10歲時搬到蒙大拿州生活與成長,童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母親的藝術學院 中度過,創造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或者親臨藝術家之間的展覽活動,對Mimi Jung而言是早期教育 的重要組成,因此透過視覺藝術進行表達是耳濡目染的。如今Mimi Jung選擇了紡織作為主要的創作 媒材,絲線的柔軟質地,為作品帶來寧靜夢幻的視覺感,在靜謐之中能感受到動態與開闊,Mimi Jung透過編織嘗試探索個人與大眾之間的共鳴點。
「我的作品通常是傳記的。因此,我的社會和心理景觀與織機上的東⻄有直接關係。」Mimi Jung曾 如此表示,並認為編織是她唯一的創作方式,編織的過程中需要藉由絲線於股線之間穿梭來回,是 一種對於空間的研究,線條與間距所構成的空間能交織出何種風景?
Mimi Jung在自己的出生地 — 韓國,所貢獻的第一件手工編織公共藝術 — Fallen Fence,對她來說 有著回歸的意義。如同雲一般柔軟延展的作品,有著細微曖昧的轉折,好似於半空中漂浮跳舞,有 著不穩定、稍縱即逝的意象,提醒著人們時刻留意生活中短暫的、不經意的美麗時刻,以及透過這 些瞬間與環境、人們建立聯繫的潛力。
(作品:Fallen Fence)
另一個系列作品 — The Subsuming Ellipse,於織機上織出一個又一個漸變的橢圓,有人將之與 Mark Rothko的作品類比,是否意圖藉由漸變的色域來引起情緒上的共感,但Mimi Jung表示他所關 注的是橢圓的運動,緯紗之間的不同間距允許微妙的空間變化,將會影響色域。將橢圓的幾何形態 提煉為一個活的有機體,象徵原始生長,並藉此探索此幾何圖形所能表達的情感與空間關係,包含 推動、鏡像或者吸收...等互動關係。
(作品:The Subsuming Ellipse)(All photo via Mimi Jung)
燈光就如同空間的魔術師,除了有提供光源的實用功能性以外,藉由不同材質的使用,可以讓光線發散的視覺效果各異,而造型的探索也是許多風格家具設計師的大命題。空間佈置師在思考宅妝設計或者商業陳列時,也總會以燈飾來為空間注入亮點,無論是以量體較大的單品置入視覺重心,或者以小型燈飾點綴角落。今天DO UP要來為大家介紹一個來自溫哥華的燈飾品牌—ANDlight ,該品牌出產的燈飾具有現代簡約之美感,造型上不會過度複雜,有利於風格整合,用心於材質的實驗上,探索光線發散的多種面貌,並從中感受光線與空間的對話關係,是許多軟裝師在進行家飾挑選時的心頭好!
ANDlight 於2013年創立於加拿大溫哥華,專攻於燈飾設計,由Caine Heintzman與Lukas Peet兩位設計師組成。Caine Heintzman與Lukas Peet十分熱衷於探索不同材料之間的結合,並且時時叩問功能性與藝術性之間的平衡拿捏,試圖使作品在空間中,能同時自成一格,亦能與空間產生相互關係。Caine Heintzman以雕塑的思維設計燈飾,嘗試以模塊化的方式組裝燈具,展現重複性的美感,同時也在重複之中玩味排列組合的多樣性。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ANDlight的幾項經典之作吧!
|IRIS SERIES PENDANT
此款IRIS燈是2022年的新作,光源被包覆在玻璃球狀體內,由於玻璃表面具有紋理,可使光源如同萬花筒般散射至空間中,玻璃外球乍看之下有如輕盈的泡泡,懸掛起時產生失重的視覺感,但內在的溫暖光源又賦予安定感,久看又如同宇宙中的一顆恆星。IRIS的燈罩可分為上下兩種形狀,因此外觀上可排列出四種組合,而懸架則有黑色與銀色兩種選擇。
|COLUMN SERIES PENDANT
以古典建築中的希臘多立克柱為靈感,以圓柱表現秩序、對稱與莊嚴的美感,以玻璃作為燈罩材質,細膩的重現建築圓柱的直條紋理,為光源建立一種韻律感,光線的線條因漫射而顯得柔和。同樣採用模塊化設計,藉由不同數量的組裝,可有垂直與水平 兩種排列方向。而燈罩也有兩種顏色的選擇,時尚的透明碳黑色,以及優雅的象牙白。
|VALE SERIES PENDANT
Vale有著流暢優雅的造型與線條,以兩片如翅膀般的薄片玻璃組成燈罩,玻璃上有著如水晶般細緻的凹凸紋理,讓光源產生漸變的效果,不同的觀看角度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光暈,令人目不轉睛。同樣採用模塊化設計,可水平作為吊燈使用,亦可垂直作為壁燈,根據空間尺度大小,決定要組裝的數量,有利於平衡視覺效果。
|BUTTON SERIES PENDANT
Button燈如其名,有如一個巨大的鈕扣,外型上十分奪目且令人難忘,寬大且輕薄的圓形表面,以LED燈投射出溫暖的光線,為空間注入舒緩寧靜的氣息。圓形的燈罩可以依照使用的需求,調整其傾斜的方向與角度,靈活性極高,燈罩背面的飾面也提供四種材質的選擇,十分有利於融入不同風格的空間中呢!
(All photo via ANDlight)
(photo via Alexandra Kehayoglou)
織布藝品在宅妝設計中一直都有著舉足輕中的地位,前幾年也曾經掀起一波梭織藝品的熱潮,嚮往起北歐居家中常見的掛毯飾品,最近接替這股熱潮的則是俄羅斯刺繡Tufting!身為家配師,除了持續更新家飾家具設計的資料庫以外,對於手工藝品的領域也不能輕忽。在思考居家佈置以及商業陳列時,以手工製作的藝品來妝點空間,經常能達到提煉氛圍、畫龍點睛的效果。今天就讓DO UP 帶著你們來看看這項成為新寵兒的編織藝術吧!
(photo via happystartsathome)
Tufting 又稱為俄羅斯刺繡,製作原理並不複雜,可說是一種半自動機械化的織布技術,利用簇絨槍與紗線,以手動或電動的方式將紗線穿入織布,沙縣便會如刺繡般緊密的縫製於織布上,可構築出千變萬化的圖案與造型,利用不同色彩的紗線相互配色,縫製完畢後再使用電動剪毛機或者剪刀手動清剪絨頭,此步驟可以讓作品表面呈現令人感到舒適的毛絨感。
(photo via anthropologie)
而Tufting俄羅斯刺繡會被世人關注的契機,啟發於一名來自阿根廷的編織藝術家 – Alexandra Kehayoglou,在2015年的巴黎時裝周上,為Dries Van Noten所發表的春夏女裝走秀,以此技法編織了一條全長48米、寬3米的手工地毯,作為模特走秀的地面佈置,當時震驚全場,不僅讓Alexandra Kehayoglou 被世人知道,也成功的宣揚了俄羅斯刺繡的魅力!
(photo via Alexandra Kehayoglou)
Alexandra Kehayoglou的家族一直以來都經營著南美最大的手工編織地毯品牌,而他的創作材料便是取自家族工廠剩餘的羊毛線,以童年回憶裡的故鄉風景作為主要題材,以毛線的編織簇絨,交織出森林、草原、苔蘚、冰川和石頭等元素,其中也寄託了對於即將被破壞殆盡的生態環境的擔憂,希望能提醒世人關注於生態保育。
(photo via Alexandra Kehayoglou)
Alexandra Kehayoglou視織品為十分有能量的媒材,一針一線勾勒出的地毯景象,可以傳達產地的文化故事,如同傳達訊息的平台,安靜而不喧嘩,深入人們的生活中,不僅僅是作為實現家配美學的要角,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樞紐。
(photo via vogue , Inhabitat)
在創作時,Alexandra Kehayoglou通常會將布面垂直懸掛,並以手動控制簇絨槍進行編織,而她曾經表示,即便工業化後的地毯產業亦已發展出許多先進的編織與裁剪工具,她依舊熱愛使用剪刀來進行裁切,在一開一合之中,重新檢視與塑造自己心中的理想之景。
(photo via twistedsifter)
Tufing俄羅斯編織的編織藝術,能帶給人無盡的想像,其中可寄託希望與回憶,也能傳達童趣意象,藉由柔軟的力量來豐富人們的感知,為生活注入溫暖的氣息,還沒搭上這股熱潮的你們,現在為時不晚,有許多工作室也陸續開設相關課程,不妨給自己一個下午的時間沈浸於Tufing的魅力中吧!
(photo via meadowblu)
(Photo via Dutchbone)
在思考室內軟裝設計時,實則也需要考慮到天、地、壁,天花板的裝飾可以由燈具完成,而壁面的美感可以由不同的漆料或者特殊材質來實現,至於地板的妝點除了磁磚或者木地板的鋪設以外,絕不能輕忽借助地毯來提煉氛圍的效果。地毯不僅可用於居家空間佈置,多元的紋樣與材質肌理,都能展現友善的風格搭配實力,也經常現身於商業陳列中!至於地毯究竟是如何被發明出來,進而發展歷史長達數千年呢?今天DO UP就要帶大家來一窺地毯的歷史小故事!
(Photo via Article)
地毯最先是由何人、何地發明出來的,至今仍眾說紛紜,不同的地區與文明如:埃及、中國、馬雅或波斯,幾乎在同一時期,都開始進行地毯的編織活動,且彼此之間並無相互的交流,單純由自身文化為出發點,進行紋樣的設計以及材料選用。
甚至相傳在古老的諾曼地游牧民族中,便能發現地毯的多樣功能性,十分廣泛的運用於生活各層面。該民族從畜牧的羊群身上取得羊毛,進而編織成一塊塊厚實禦寒的地毯,鋪設於地面上,可有效阻隔來自外界的溼氣,而地毯也能掛置於帳內周圍,阻擋了冷空氣進入,讓室內維持舒適的恆溫。
(Photo via elled ecoration ,dreamgreendiy )
地毯自古以來,除了禦寒的實用功能性外,同時也具有象徵奢華的意涵,因此紅色調可說是地毯色系的傳統,可以窺見過往君王貴族的尊榮面貌,以及對於家配美學的想像,除了會常態鋪設於貴族家中,若有賓客來訪更會以紅地毯作為迎賓的禮貌之舉!而地毯的昂貴與價值,也仰賴編織師傅們的巧手工藝,透過長時間的投入與製作,才能完成踩踏感柔軟舒適的毯面,帶給人備受呵護之感。
(Photo via AllModern)
而既然提到了地毯的歷史,怎麼能不介紹世界最著名的手工地毯-波斯地毯呢?波斯地毯來自伊朗的波斯帝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的歷史,當亞歷山大大帝入侵波斯並燒毀波利斯(Persepolis)時,波斯地毯奇蹟式的與許多藝術品與建築一般,幸而存活下來,並得以蓬勃發展起來。地毯不僅被視為奢華的象徵,也擁戴為本土文化的精粹,一直到17世紀,在薩非王朝阿拔斯一世時期,進入了往外發揚的黃金時代。
(Photo via anthropologie )
而波斯地毯能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談及兩大特點,一是堅持使用天然材料,並以手工製作,二是經由天然植物與礦石來提取染料,無論使用多久都不會褪色!此外,若要評斷一張地毯的精緻度,可以經由材質、結數與道數來判斷,其中天然真絲、羊毛或者含棉材質的地毯,都十分具有收藏價值喔!而結數與道數則是會決定花色的精緻度以及圖案能否栩栩如生!
(Photo via Lobster & Swan )
若想以輕佈置的手法來讓空間煥然一新,選用一張耐用且具有特殊紋理的地毯,是個不會令人失望的決定。在選購地毯時,也有如選購藝術品,與空間產生無法複製重現的對話,可說是彰顯個人品味風格的絕佳隊友!
在空間陳列的範疇中,除了大型家具的配置以外,小型的家飾配件在提煉情境氛圍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獨特設計思維、兼具力與美的配件即便放置於一角,也能賦予空間視覺焦點,讓空間的視覺重心更為平衡。因此家配師在進行宅妝設計時,為空間配置出與風格相應的裝飾品,也是十分考驗美學功力的呢!其中花器作為最常見的配飾之一,也成為眾多家飾設計師的設計重點,在造型、配色、質地上盡己所能做出變化,從中輸入專屬的風格。今天DO UP想為大家介紹一位來自義大利米蘭的家飾設計師 -- Rosaria Ranttin,花器與陶瓷儼然已經成為她的代名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如何利用這流傳千年的材料,製作出一個又一個令人驚豔的花器吧!
Rosaria Ranttin曾在威尼斯修習建築,並進而前往巴黎參加Marie Ruckié 的時裝課程,自此擺脫了理性主義的束縛。結束時裝課程後,Rosaria Ranttin便投入時尚產業,直至時尚圈愈來愈趨於商業化,致使她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在眾多選擇中,Rosaria Ranttin毅然決然投入了家飾設計產業。而有建築基礎的她,選用了流傳千年的陶瓷工藝做為主要材料,其次是同樣來自自然界的木材質
「純粹才能表達我對平衡、美學、風格跟和平的看法,一開始我一點都不熟這種古老技術,走遍世界才找到老師傅幫忙。我想保留古老陶瓷創作的工法知識,不讓技術失傳。」
-Rosaria Ranttin
而在投入家飾設計後,Rosaria Ranttin也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家飾品牌KOSE,為該品牌設計出具有流線圓弧美感的花器配飾,在配色上展現古典美感,而如今她依然跨足於時尚與家飾設計產業,從兩者當中涉取靈感,成為她豐富的風格演變重要的養分。
這款 Low Palma Pois 花器十分高雅大器,在輪廓上展現簡潔的線條,卻有著圓潤樸實的造型,在精緻中不失純真。而在大地色背景塗抹上飾有彩色大圓點,且在色彩上利用局部跳色的手法,成功注入豐富的視覺變化。以一款啞光的深灰色高帕爾馬花器與之搭配,緩和收斂了Low Palma Pois的光芒,昇華為內斂的優雅。
此款手工製作的Palma Astratto是限量版50的其中一個花器,採用抽象的黑白色塊作為背景,並局部塗上金箔飾色,在淡雅中注入一絲輕奢之感。與之搭配的則是深灰色啞光的高 Pacay 花瓶,展現極簡主義的線條美,一高一低的高度落差讓視覺感更具層次,十分適合運用於商業陳列中,能瞬間帶出氣勢!
同樣採用圓形圖案作為吸睛焦點,以深淺不一的藍色調在平面上堆疊出空間感,看似扁平的瓶身,細看卻能發現流暢的圓弧曲線,此款花器作為風格搭配單品,能毫無違和的融入各式風格中,Rosaria Rattin再度以單色系的花器與之做搭配,一亮一暗勾勒出景深,讓空間的角落也能自成一格!
(All photo via K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