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設計史中不可忽視的要角--椅子
(Picture via Sarah Sherman Samuel )
椅子,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習以為常的家中必備單品。
我們坐在椅子上的時間,甚至比每天入睡時所躺臥的床還長!
很難想像家裡如果沒有了椅子,我們在看書時、吃飯時、看電視時,要坐在哪裡呢?
但其實在傳統的東方文化中,椅子並不是一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唐朝以前,流行的是跪坐或者席地而坐。椅子文化的輸入,也是在唐朝之後,才成為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物件。
而椅子的發展史對於工藝、家具設計,甚而是室內設計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站在軟裝師的角度而言,在思考空間佈置時,一張具備設計感與實用性的單椅便能為空間帶來亮點。
近年甚而有設計師紛紛提倡,打破客廳一定要擺放沙發的窠臼,讓成套或不成套的單椅搭配合襯的茶几,反而能更符合生活的需求並展現獨特品味。
(Picture via 深澤直人)
|台灣的椅子發展史|
關於椅子的發展歷程,大多數人會立即想到著名的家具設計師以及經典名品。
例如:Finn Juhl的鵜鶘椅、Hans J Wegner的貝殼椅或Y chair、Arne Jacobsen的蛋,抑或是伊姆斯夫婦的(Eames)Lounge Chair...等。
不可否認這些大師在椅子的設計上為後代開創了許多可能性,但台灣本土的椅子發展史,卻很少有人談論。
其實從中可以發現椅子的設計與創新、工藝或者科技的發展都脫不了關係喔!
今年年初在松菸有一檔展覽:「坐座做,做座展」,由三條軸線呈現台灣椅子設計的過去與未來。
展覽中可見1930年代由工藝大師顏水龍設計的竹製家具,1950年代因應輕工業時期而誕生的塑膠鬱金香椅,以及1960年代全球掀起「太空潮」時的圈椅...等,椅子瞬間成為一種時代的標誌。
(Picture via 台灣設計研究院)
(Picture via 台灣設計研究院)
除了追溯台灣椅子發展的歷史,展覽中也整理出椅子近代的「進化」。展示了13位當代設計師所設計的椅子,表現傳統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以及科技快速發展下的材料運用趨勢,雙雙淬鍊出屬於這個世代的工藝美學。
例如由周育潤設計師,根據台灣特有五角編技法所發想而成的「泡泡沙發」、以及王俊隆設計師與竹藝師聯合製作的「作繭計畫-蠶絲竹編沙發」。
運用農村養蠶的智慧,結合生態與美學,將椅子設計提升至永續發展的層次,又或者是許向罕設計師引用仿生造型概念,以及利用CNC自動車床技術所打造的「X多元模組家具系統」,成功延長了使用周期,同樣回應了永續設計的命題。
(Picture via 台灣設計研究院;泡泡沙發)
(Picture via 台灣設計研究院;作繭計畫-蠶絲竹編沙發)
(Picture via 台灣設計研究院;X多元模組家具系統)
即使只是一張簡單的椅子,背後都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
無論你是喜歡研究居家佈置的屋主,又或者是需要時常為業主配置家具的空間規劃師,理解椅子發展的歷史也有助於在思考佈置時將單品的文化意涵納入考量,讓空間能兼具美學以及文化深度!